滚筒烘干机在长期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多种故障,以下是一些常见故障、可能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 传动系统故障:电机损坏、减速机故障、皮带松弛或断裂、齿轮啮合不良。
- 滚筒卡死:物料堆积过厚或异物进入滚筒与托轮 / 挡轮之间。
- 电源问题:线路断路、电压不稳或控制开关故障。
- 检查传动系统:
- 更换损坏的电机或减速机,调整皮带松紧度或更换皮带。
- 修复或更换磨损的齿轮,确保齿轮啮合正常。
- 清理滚筒:停机后清除滚筒内堆积的物料或异物,检查托轮与滚筒的接触是否顺畅。
- 排查电源:检查线路连接,修复断路或更换开关,确保电压稳定。
- 加热温度不足:加热装置(如电加热管、燃烧器)故障,燃料供应不足或热气流循环不畅。
- 滚筒转速异常:转速过快导致物料停留时间短,或转速过慢导致物料堆积。
- 物料含水量过高:进料湿度过大,超过设备设计处理能力。
- 排湿不畅:排湿口堵塞或风机故障,湿热空气无法及时排出。
- 检修加热系统:
- 更换损坏的加热元件,检查燃料供应管道(燃气 / 燃煤 / 燃油)是否通畅。
- 清理滚筒内的积灰或堵塞物,确保热风循环顺畅。
- 调整转速:根据物料特性调整滚筒转速,确保物料与热气流充分接触。
- 控制进料湿度:提前对物料进行预干燥,或减少进料量避免超负荷。
- 疏通排湿系统:清理排湿口杂物,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 滚筒不平衡:滚筒内壁物料粘附不均匀,或滚筒变形、磨损严重。
- 托轮 / 挡轮磨损:托轮或挡轮轴承损坏、表面磨损不平,导致滚筒运行偏移。
- 基础安装问题:设备基础不牢固、地脚螺栓松动或水平度偏差过大。
- 平衡滚筒:停机后清理滚筒内壁粘附的物料,必要时对滚筒进行动平衡检测和校正。
- 更换托轮 / 挡轮:检查轴承磨损情况,更换损坏的轴承或托轮 / 挡轮组件。
- 加固基础: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松动,重新调整设备水平度并加固基础。
- 密封装置损坏:滚筒两端的密封件(如迷宫式密封、填料)磨损或老化。
- 筒体焊缝开裂:长期高温运行导致筒体焊缝开裂或腐蚀。
- 进料 / 出料口连接松动:接口处密封不严或螺栓松动。
- 更换密封件:检查密封装置,更换磨损的填料或调整迷宫式密封间隙。
- 修复筒体:对开裂的焊缝进行补焊,必要时对筒体进行防腐处理。
- 紧固接口:检查进料 / 出料口连接,拧紧螺栓或更换密封垫。
- 润滑不足或油脂变质:轴承缺油、润滑脂老化或混入杂质。
- 轴承安装不当:轴承安装偏差过大,导致运转阻力增大。
- 轴承磨损或损坏:长期运行后轴承滚珠、滚道磨损或出现裂纹。
- 补充或更换润滑脂:定期加注润滑脂,清除旧油脂和杂质,选择合适的润滑型号。
- 重新安装轴承:调整轴承安装位置,确保同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 更换轴承:检查轴承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轴承组件。
- 传动部件磨损:齿轮、皮带轮或联轴器磨损导致啮合异响。
- 滚筒与托轮摩擦:托轮位置偏移或滚筒轴线不正,导致接触摩擦。
- 紧固件松动:滚筒内部抄板、螺栓或外部部件松动撞击。
- 检修传动部件:更换磨损的齿轮、皮带轮或联轴器,调整传动系统间隙。
- 调整托轮位置:重新校准托轮角度,确保滚筒轴线与托轮组平行。
- 紧固部件:检查并拧紧滚筒内部和外部松动的螺栓,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抄板。
- 定期维护保养:建立设备维护档案,定期检查润滑系统、传动部件、密封装置等。
- 规范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控制进料量、湿度和温度,避免超负荷运行。
- 及时清理:每次停机后清理滚筒内残留物料,防止粘结和腐蚀。
- 专业检修:对复杂故障(如筒体变形、加热系统严重损坏),需由专业技术人员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