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份矿井井口热风炉的安全操作规程:
- 热风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 操作人员应熟悉热风炉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以及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热风炉运行期间,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应定时对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在热风炉周围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区域。
- 检查热风炉本体及附属设备(如燃烧器、风机、管道、阀门、温度计、压力表等)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泄漏、堵塞等现象。
- 检查燃料供应系统(如煤仓、油泵、气阀等)是否正常,燃料储量是否充足,燃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 检查电气系统(如控制柜、仪表、电线电缆等)是否正常,各电器元件是否动作灵敏,接地是否良好。
- 检查通风系统(如风机、风道、风门等)是否畅通,风机转动是否灵活,风门开关是否到位。
- 检查安全装置(如安全阀、防爆门、超温报警器等)是否齐全、灵敏可靠。
- 开启通风机,先进行空载通风 5 - 10 分钟,以排除炉膛和烟道内的可燃气体和杂物。
- 根据热风炉的燃料类型,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启动燃烧器。如为燃气热风炉,应先开启燃气阀门,再点燃点火器;如为燃煤热风炉,则需先在炉膛内铺好引燃物,然后点燃引燃物,逐渐加入煤炭。
- 缓慢调节燃烧器的燃料供给量和通风量,使燃烧逐渐稳定,同时密切观察火焰情况,确保火焰正常、燃烧充分。
- 启动热风炉的循环风机,使热风在管道内循环流动,开始加热井口空气。
- 逐渐调整燃烧器和风机的运行参数,使热风温度和风量达到井口所需的设定值。在升温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升温速度,避免温度急剧上升对设备造成损坏。
- 定时检查燃烧器的燃烧情况,包括火焰形状、颜色、强度等,确保燃烧正常。如发现火焰异常,应及时调整燃烧器参数或停机检查。
- 每隔一定时间(如 1 - 2 小时)检查热风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确保其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如发现参数偏离设定值,应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调整。
- 检查设备各部件的运行状况,包括风机、电机、管道、阀门等,是否有异常振动、噪音、泄漏等现象。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机处理。
- 检查燃料供应系统的运行情况,如燃料流量、压力等是否正常,燃料储存量是否充足。及时补充燃料,确保燃料供应不间断。
- 检查安全装置的工作状态,如安全阀、防爆门、超温报警器等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应立即修复或更换,确保安全装置可靠有效。
- 定期清理热风炉的炉膛、烟道、换热器等部位的积灰和杂物,保持设备的清洁,提高热效率。
- 正常停机时,先逐渐减少燃烧器的燃料供给量,同时相应地调整通风量,使热风温度逐渐降低。
- 当热风温度降至一定值(如 50 - 60℃)时,停止燃烧器运行,关闭燃料供应阀门。
- 继续让风机运行 10 - 15 分钟,以吹扫炉膛和烟道内的余热和残留气体,然后停止风机运行。
- 关闭热风炉的进出口阀门,防止冷空气进入。
- 如遇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停机,应按下紧急停机按钮,迅速切断燃料供应和电源,同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打开防爆门、通风口等,以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
- 当热风炉出现超温、超压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温度或压力。如调节燃烧器、加大通风量、打开安全阀等。如情况严重,应立即停机处理。
- 若燃烧器出现熄火现象,应立即关闭燃料供应阀门,停止风机运行,然后查明熄火原因,排除故障后再重新启动。
- 当设备发生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并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如迅速撤离现场、报警、使用灭火器灭火等。同时,要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以上安全操作规程应根据具体的热风炉型号和使用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以确保矿井井口热风炉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