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井口加热机组的日常维护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延长寿命及保障矿井冬季安全的关键。以下是基于设备特性和实际使用需求的维护要点,按维护周期和重点分类说明:
-
运行参数监控
- 实时查看控制系统显示的温度(井口温度、送风温度、热源温度)、风量、电流电压等参数,确保在设定范围内(如井口温度稳定在 2~5℃)。
- 记录异常波动(如温度骤降、风机电流过载),及时排查传感器或控制模块故障。
-
设备外观及运行状态检查
- 观察设备有无振动异响(如风机轴承磨损、传动皮带打滑),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修。
- 检查管路连接(蒸汽 / 热水管道、风道接口)是否松动、漏风 / 漏水,尤其注意防爆密封件的完整性。
-
润滑与清洁
- 对风机轴承、传动部件(如链条、齿轮)按说明书周期加注高温润滑脂(冬季选用低凝固点型号)。
- 清理设备表面及周边杂物,防止积尘、积雪影响散热或堵塞风道。
-
热交换系统维护
- 翅片管 / 板式换热器:用压缩空气或软毛刷清理表面积灰(每 2 周一次),严重结垢时用中性清洗剂冲洗(蒸汽 / 热水型机组),避免换热效率下降。
- 电加热元件: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绝缘层是否破损(每月一次),清除表面粉尘以防局部过热。
- 余热利用设备(如矿井水换热器):定期反冲洗管路,防止水垢或杂质堵塞(根据水质情况每 1~3 个月一次)。
-
通风系统维护
- 防爆风机:检查皮带松紧度(以手指按压下垂 1~2cm 为宜),磨损严重时及时更换;测试变频调速功能是否灵敏。
- 风道与风门:清理风道内壁积尘,检查电动风门启闭是否顺畅,密封胶条有无老化漏风(每月一次)。
-
电气与控制系统维护
- 检查防爆接线盒、电缆接口的密封是否完好,螺丝有无锈蚀松动(防爆设备严禁带电检修)。
- 校准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每季度一次),确保控制逻辑准确(如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启动加热)。
-
冬季运行前准备(10~11 月)
- 热源切换测试:对双热源机组(如蒸汽 + 电加热备用)进行切换试验,确保主热源故障时备用系统 30 秒内启动。
- 管路保温检查:修复蒸汽 / 热水管道破损的保温层,对裸露阀门、传感器加装防冻保护套。
- 防冻液更换:热水型机组若使用防冻液,需检测冰点(建议低于当地最低气温 10℃),失效时及时更换。
-
停机后维护(次年 3~4 月)
- 排空与防锈:热水 / 蒸汽型机组停机前排空管路积水,加入缓蚀剂或充氮保护;电加热型机组清洁后覆盖防尘罩。
- 全面检修:拆卸检查热交换器管束、风机叶轮,修复磨损部件;对设备表面补刷防腐漆(尤其露天安装机组)。
-
防爆部件
- 所有防爆电机、接线盒、控制箱的密封件(如橡胶密封圈)每 2 年强制更换,避免防爆性能失效。
- 严禁自行改装防爆部件,维修后需重新核对防爆认证标识(如 Ex d I Mb)。
-
智能控制系统
- 定期备份控制程序(每季度一次),防止数据丢失;更新系统固件时需断电操作并记录版本号。
- 测试远程监控功能(如 PLC 与矿井中控系统通讯),确保故障报警信息实时上传。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处理措施 |
送风温度不达标 |
热源功率不足 / 热交换器结垢 |
检查热源运行状态,清洗换热器管束 |
风机噪音异常 |
轴承缺油 / 叶轮动平衡偏差 |
加注润滑脂,校准叶轮或更换轴承 |
控制系统报错 |
传感器故障 / 程序逻辑冲突 |
更换传感器,重启控制器并恢复默认设置 |
管路漏风 / 漏水 |
密封件老化 / 接口松动 |
更换密封垫,紧固螺栓(防爆设备需断电操作) |
备用热源无法启动 |
切换模块故障 / 备用电源断电 |
检查继电器、接触器,测试备用电源供电 |
- 建立《设备维护日志》,记录每次巡检时间、参数数据、维护内容及更换部件型号(如轴承编号、密封件更换日期)。
- 保存易损件(如皮带、加热管、传感器)的采购记录和备用库存,确保紧急情况下 24 小时内可更换。
- 年度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防爆性能、热效率进行检测,获取合规报告以通过安全年检。
矿井井口加热机组的维护需结合其防爆、高可靠性要求,重点关注热交换效率、通风系统稳定性及控制系统精准性。通过 “日常巡检 + 定期保养 + 季节性维护” 的三级维护体系,可有效预防结冰隐患、降低能耗,并延长设备寿命,保障矿山冬季安全生产。